一、製造業採購管理的痛點
採購管理是企業供應鏈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對製造業來說。因為多數製造業的利潤率較低,而採購成本佔據了資金流的絕大部分。並且,供應鏈管理的資料流程都是環環相扣,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工業4.0和智慧製造的浪潮之下,企業是否有一套高效的採購系統,實現采購流程優化,就變得尤為重要。

但目前,製造業因為普遍資訊化和數位轉型程度不高,缺乏一套統一、高效的採購系統。採購管理存在一些普遍的流程難點、痛點:
- 採購過程監控難:各部門資訊互不相通,出現採購監控盲點。
- 供應商管理難:缺乏統一的供應商管理體系,資質認證不規範,供應商管理風險大。
根據帆軟在多年製造業採購管理的專案經驗中發現的這些共性問題,本文將以大數據分析軟體FineReport為例,通过具體範例介紹採購管理中資料應用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智慧製造流程實際落地方案。
二、採購管理解決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企業裡的採購管理業務要實現:
- 保障供應鏈正常運轉:物料或貨物及時到位,滿足當前生產經營。
- 建立供應商管理體系:解決產能問題,保障下游經銷商出貨銷售能力。
為此,帆軟推出了這套採購管理系統解決方案,使用商業智慧工具FineReport搭建數據看板,採用“自上而下”的思路,面向採購鏈條上不同層級的角色,提供對應的管理/分析模板:


三、採購管理系統範例
決策層:綜合採購管理
1、採購管理綜合分析看板
適用場景:該看板面向企業決策層,可以做到:採購全流程效率監控+重點模組獨立分析,幫助決策者進行採購流程全面把控,並明確責任模組、釋放管理壓力。
具體內容說明:
- 節點情況:對採購管理流程中各個節點處理情況實時監控,保證高效流轉,避免等待時間長、節點權責不清。
- 消耗情況:掌握物料消耗情況和剩餘物料週轉天數,從採購側提高存貨效率,保持產能和成本之間的合理平衡。
- 預算分析:透過對各月份採購預算和實際採購的對比分析,監控實際採購行為是否有偏差,判斷預算編制是否合理。
- 降本分析:對物料降本情況整體把控,定量考核採購成本,指導下一步採購動作。
- 來料情況:透過來料直通率反映供應商交貨質量情況,選擇更優質的供應商,保證生產所需。
展示一下PC端採購管理綜合看板實例:

FineReport 報表除了可以在 PC 端查看之外,還可以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端進行查看,讓使用者隨時隨地地瀏覽查看系統中的報表,實時掌握企業的資料。

接下來展示一下在行動端上的採購管理分析看板:

採購管理+執行層:供應商管理
1、採購管理供應商管理看板
適用場景:
區別於決策層對採購流程的全面管控,管理層更偏向於業務流程的執行監控。本看板面向管理層,從供應商交貨情況、供應商自身風險情況這兩方面進行監控,輔助管理層實現對物資採購質量的精準把控,對異常情況及時排查。
內容說明:
- 交貨情況:分別從時間維度和供應商維度分析採購物料情況,監控採購風險,避免造成採購壞帳、影響企業正常運營和生產。
- 狀態分佈:顯示企業當前供應商的狀態結構,適時調整各類供應商組成,保證供應商資源池健康。
- 風險等級分析:透過分析供應商高/中/低的風險情況,及時評估風險、採取應對措施,降低損失。
- 風險類別分析:從失信風險、司法風險、股權變化風險、經營風險、關聯風險五個維度,動態評估供應商的風險情況。

2、供應商風險明細分析
適用場景:面向管理+執行層,在上述供應商風險管理看板中,我們可直接下鑽至供應商風險明細表,實現供應商風險預警視覺化。
內容說明:
- 面向執行層,可以透過風險類別、供應商名稱以及風險名稱三個篩選維度,進行供應商風險資訊的詳細查詢,並關注自己提出的風險資訊的處理結果,實現流程最佳化。
- 面向管理層,可透過風險資訊狀態看到哪些風險資訊的審批流程需要處理,點選明細表的風險編號,可直接跳轉至供應商風險資訊審批表進行稽核;

3、供應商風險補錄與審批
適用場景:面向管理+執行層,執行層可對供應商風險資訊及時上報,管理層對風險供應商及時處理,提高供應商管理效率。
內容說明:
- 面向執行層:使用FineReport填報錄入功能,錄入供應商風險資訊,系統自動生成風險編號,提交完成後,風險資訊狀態預設為:處理中,並流轉至管理層處理。

- 面向管理層:收到風險資訊後,管理層可以對基礎資訊進行稽核。如確認,則風險資訊狀態轉變為“已完成”;如退回,則狀態變為“待處理”,再次流轉至執行層重新確認;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採購管理方案以及屬於您的專屬行業方案,歡迎點擊下方按鈕隨時與我們聯絡!
FineReport提供了免費的超全功能版本,以及多種業務場景的模板,不用等待,直接點擊以下按鈕激活&下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按讚,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